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我所举办第十八讲“哲学家茶座”:茶会、茶事和茶沙龙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图/文:郑悦

 

6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在人文楼500会议室举办了以“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这也是哲学家茶座系列讲座的第十八场。本次的主讲人是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何心鹏(Volker Heubel)副教授。谢林德(Dennis Schilling)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茶道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大益茶道院工作人员,以及人大师生、在京多所高校的师生、校外茶文化爱好者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e6025071a8cbed2eadc4ed030df5b100.jpg

谢林德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何心鹏老师的学术研究情况,何心鹏教授在德国知名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在中国浙江大学做的博士后,他致力于茶道哲学、道家哲学、欧洲文化等研究,以美学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博学且有专攻。

何心鹏老师为本场讲座做了精心的准备,讲座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如下五个部分:跨文化茶道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跨文化茶道哲学的基本维度;茶会、茶事和茶沙龙作为与他人相遇的方式;当代茶会的再现尝试;最后的总结。

何老师首先向听众提出问题,“跨文化、茶/茶文化/茶道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跨文化的概念适合解释茶文化的现象吗?”随后,他分别引用一些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观点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充分肯定了跨文化概念完全可以适用当今纷繁复杂的文化。

787e4dd2f9bf608871d94d3f031465f4.jpg

接着何老师谈到了中国的茶会、日本的茶事与德国的茶沙龙。中国的茶会萌芽于两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分为风雅茶会和宫廷茶会两大类型。茶事在日本的兴起,得益于僧人的传播。中国禅宗清规里的茶礼在镰仓时代广泛被日本僧人接受,也变成武士喝茶方式的方法、伦理和审美的基础。茶事的建立基于对茶会作为娱乐活动的批评,进一步发展斗茶的形式。德国的茶沙龙文化正是出现在中国文化被视为卓越文化代表的时期,此时很多欧洲知识分子将中国社会描绘成理想世界。受此影响,人们特别是上流社会的人们欣然接受了饮茶。在德国的茶沙龙中,强调的是主人让客人过很舒适的时间,茶作为载体,人们在熟悉的聚会上喝茶谈心,短期内忘掉生活的困惑。由于它的开放性,德国的茶沙龙以小型聚会、读书会为依托,构成了思想启蒙的一部分,参与茶沙龙活动人们在轻松的仪式里自由沟通,进行思想的碰撞。

842614d9a09ac7e309fc08c494c3d21f.jpg

主持人谢林德教授对何老师的演讲进行了非常到位和高水平的点评,针对何老师的讲座内容提出了七个不同的问题,何老师一一作出了认真的回应。在讲座的提问环节中,听众们十分踊跃,提出了许多问题,何老师耐心解答。

讲座结束后,在场听众与工作人员与何老师合影留念与深度交流。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所“哲学家茶座”第十八讲圆满结束,本次讲座提供了一场思想上的饕餮盛宴,撒播了茶文化与哲学知识的种子,“哲学家系列茶座”也成为越来越多爱茶懂茶人交流的聚集地。

467a895fe7cbda25dd0624bec0f90a11.jpg

  
上一篇我所举办贵州茶品鉴交流座谈会
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举办第三届“茶道哲学优秀学位论文奖”颁奖仪式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