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召开《品茶论商》书稿讨论会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刘雪萌  图:郑悦

12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召开《品茶论商》书稿讨论会,围绕书稿的写作提纲、问题意识及基本思路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由李萍所长主持,王润稼博士、王芳芳博士、周瑞春博士参与了讨论,刘雪萌负责会议记录。

讨论会上,李萍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品茶论商》书稿的缘起、之前的思考和讨论情况,并对全书的基本定位和写作要求等做了概要说明。王芳芳、王润稼周瑞春分别发表了各自有关书稿的建议。王芳芳认为书稿现有的逻辑大体较好,她强调要从具体问题入手,充分体现各章节之间的递进关系。王润稼提出要运用两个基本方法,一个是中国传统的“比赋”方法,将茶道与商道进行类比,另一个是本质分析的方法,即深入揭示茶道和商道原本就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因此,全书的写作过程中需要更明确、清楚地体现“茶味”。周瑞春指出,书稿的导论和第一、二章是全书的立论部分,要在理论建构上下功夫,其他各章则是这个理论的展开,需要相互衔接。他还建议可以适时插入诗词、图画或典故,以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接着,全体参会人员逐一对每一章节从标题、内容和逻辑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梳理,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最后,李萍教授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全面的总结,她提出书稿的写作思路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书要建构出一套理论框架,增加理论的解释力;文风上要保持带有学术味道的通俗感,充分考虑读者群体的现实需要;要增加标题的学理性和可读性;要克服目前章节标题中“茶味不浓”的问题。会议确定了修改版提纲、完整初稿的提交时间。

会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我们期待着这本书的诞生,以拓展、深化管理哲学研究与茶道哲学研究,得出丰硕的成果。


  
上一篇李萍所长与同济大学德籍教师、茶道哲学研究者何心鹏先生座谈
下一篇我所所长李萍教授应邀赴中央民族大学做学术报告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