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孙萍萍:对待茶文化,我们应有敬畏心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一位知名的茶艺师,在传播中华传统茶礼、培养年轻茶艺师的过程中,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心得体会。她十分关注我们研究所举办的系列活动,本文即为第三届“我与茶道”征文活动的投稿,经作者授权,同意在茶道哲学研究所的新媒体平台推送,以飨读者。作者的信任,我们永远难忘!

孙萍萍

 文化,融于血液;尊重文化,便赋予了生命存在的意义。——题记

 一直以来,我从事着茶艺技能的普及工作,几乎每天与各种各样的学员接触,就工作性质而言,应该是茶道文化工作者中最接地气的小茶人。按说,茶文化前辈们已经为我们开疆扩土,关于茶学、茶道学,茶俗学以及茶艺学,从入门到毕业,本该有什么教什么,但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2005年后——我却常常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茶道专家们”如雨后春笋般存在,游走在社会各个角落。彼此各执一词,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一番江湖老大,轮流坐庄的气势。茶人如此,各个茶区亦是,情况表现不同,腔调却极其一致。例如在黑茶和普洱茶主产区,茶像图腾一样,有着信仰般的高度,精神上能够完全同化我们,而在物质上你会认为,唯有此茶才是健康和财富的象征;绿茶产区,“寡人”那“舍我其谁”的气势更是彰显了华茶有史以来第一代言人的身份;更有乌龙茶产区,音量不大,态度却绝对坚定:我小众我有理,我紧俏我有理。一时间,茶物质即茶文化,纷攘起来了。

此时的我,忽然有一个天真的想法:假如各个茶区互派使者,各自交换并尝试对方的茶,持续一段时间,试着去体验对方的优秀。这般下来,结果会如何呢?毕竟中国茶最突出的优势即品种的“丰富”。心疼我们老一辈茶学专家的科研成果,道学论著,竟鲜有问津和依循。而那些玩儿壶,玩儿茶 的“专家们”,指点江山,畅言茶道,自己却连一杯茶也冲泡得勉强; 一个茶盏,一把铁壶的价格上千上万,除却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还有待商榷,映射出的是对茶文化的敬仰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想来,这也许是资源缺乏而直接导致的无知与盲从。我小心的提个建议:中国名优茶不下200种。那就先开始体验吧,1年后的你,对中国茶的认识一定与现在的不同,是谓:茶本无争,其用者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参见《道德经》)。在这里,茶,虚怀若谷,无争无为,更像是一位哲人,隐居深林;而世俗之人的纷争总在她的眼中起起浮浮,不过是抛却浮华的过程而已。想要早点结束这个过程,唯有从“阅茶无数”开始。

说回最触动我的,那些熙熙攘攘的所谓“茶文化”,浮躁得总有些背离了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个性。“茶”这种物质,特别在茶人圈里,已是走在了被妖魔化的边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参见《道德经》)茶亦如此,茶不争,本无意于功利,吾辈之用耳。它常在不经意间静潜入心,且沉淀体悟,且升华感念,方有后生之茶艺,茶道和茶哲学的深入。

难道我们的茶文化不也是华夏文明中的一曲天籁吗?茶文化于茶人,如同血液于人体一般必然。中国人所俱备的平、和团结和乐观的民族个性,应该在我们身上有更加深刻的体现,才不愧对“茶人”这一职业的文化高度和历史责任。

直至最近的新冠疫情,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强大的佐证来提醒大家:感谢我们的华夏文明,她再一次拯救了我们。对于祖先,对于他们遗留给我们的文化,请奉上我们对其的敬畏之心并承传下去,以造福子孙。

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开始执行人文制度,而“文化”在《易经》中道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这是文化的词义。

“文化”具体是什么呢?在余秋雨老师的著作中,我看到了个人最具认同感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关于我们的“集体人格”,则在最近发生的新冠疫情防控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自武汉封城以来,各地疫情反其“封”而行之,持续恶化。自从政府发布了“严格防控”通告,无论工农,无论城乡,无论童叟,全面响应。在一年中本应最欢乐最闹腾的日子里,“宅家养膘、空城计划”是中国庞大的14亿人口瞬间给出的回应。在这期间,几乎每台电视都自动播放着一个内容,所有的人真情关注着疫区,也都在为因疫情无法返乡的人们担忧。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和态度应对着疫情带来的挑战,能坦然接受,更能泰然处之,从容应对。当检查人员记录我们身份,问我们的来处和去向时,没有人象新闻上西方学者所言:认为这是侵犯人权,无视人道。我们完全自愿自主自发地配合防控人员测温、来处和取向时,且不忘自己调侃一句“人生三问哟”。中国人这种乐观和平和的心态,正是融合在我们华夏血脉中那些文化元素的体现。我们不断的用实际行动在验证专家们积极的预测和分析。没错,中国在任何时刻,任何角落一切可控,再大的艰难在中国人民的团结协作下都会迎刃而解。这一刻,距今300多年的历史重演,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个历史性日子,等于我们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防控成果,更是一种责任感在实力上的体现。也许中国外的世界看不懂华人的人生观,那是因为文化的初始不同决定了每个地域不同的集体人格。而华人的文化初始点决定了我们集体人格很强的民族个性。此时此刻,在中国与近日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情况相比之下,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则开始逐步体现。

其实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有着质的区别,虽然中华文化的世界身份并非是确立最早的,但它却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原生文明之一,最重要是她不曾中断,延续至今。

多年前,祖先们以“血缘关系”组成相对固定的群体,称为氏族部落,之后这种“血缘关系”则逐渐成为华人的一种文化特征。正是这种特征令华夏文化呈现出相对稳定性。而古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出现都早于华夏文化。这些古文明,有的消失在战争残酷的侵略和对外扩张中,有的消失于文化的闭塞。在历史这个角斗场中,中华文化演变成了历经千年,唯一流传至今的古文明。中华文化如此长寿的原因,也恰是我们华夏民族立足世界的最大优势:

首先,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相较之下,大体量自然不会轻易的被消磨和同化。中国地城规格之大,成就了我们精神规模之宏、心胸广博。就像是天下兴亡,五湖四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一般。在我们心中,“大”总与正面评价相关联,比如大度、大智若愚;而“小”,例如小人,小肚鸡肠等则常常与负面评价同时出现。

于是,从空间到精神——是这不知不觉间完成的第一次能量转换。

其次,中国人比较平和,不喜远征,不好战火,追求统一融合,这意味着我们喜欢在自己的亲缘关系圈里活动和交往,其空间区域较小,人际关系较密。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参见《孟子.梁惠王上》)这般传颂千年的美德,在西方国家,是缺少传颂人力和精神力的。甚至有违法之嫌。正因亲和,我们反对战争。而对于战争,宏观来说是一个没有结束的循环报复,直至最后所有资源及能量被全数毁灭,于是战争双方自然而然的消失在宇宙这个广袤的空间里。物质基础已然消失,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将不存,何以为家?文化又将何去何从,这也许就是世界上几个古文明在千万年中灰飞烟灭的原因之一吧。

这一点更甚至于,从精神的执着造就了我们身体体质的差别,足以证明精神的能量在经年累月中,又重塑了物质基础。

于是,从精神到物质——是这不知不觉间完成的第二次能量转化。

我,作为一名茶疗讲师,有关传统中医主张的“9种体质养生”是杨前辈(参见杨汤群《中医茶疗养生教材》)所创建的茶疗系统中的一项入门技能,其中第一大典型体质“平和质”的主要人群,就是我们胸怀宽博,乐观向上的华人个性;而另一种体质“气郁质”则刚刚好与之相反,简单来讲即是不合群,缺乏信任和合作,而“抑郁”就是这种体质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再者,善守秩序,思维相对固化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而这一思维特征在新冠疫情中,是直接决定我们这次能够最快最直接地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之所以写着写着茶文化就与“新冠战疫”有了联系,是因为这是我在这次疫情中最大的体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这种感慨才更觉深刻:老祖宗们留下的“中华文化”再一次救了我们全民族。这一次我们最大的优势不只是经验与技术,更深一点说是我们的教化传统,是流淌在每一个华人身体里的共情之血。让我们在灾难来临之际,自发的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群居、自足且守序,这也许是我们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下的逻辑,当大难来临时,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和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待在一起,就像小孩子遇到困难时,先抱住妈妈一样的简单而直接。那几乎是人性最原始的体现吧。此时,我们首选的归宿就是祖国这个温暖的家庭。国家安而社会安,社会安才家安。在西方人看来,我们是被限制了“自由”,而西方文明薰陶下的思想逻辑又如何能理解,回家与亲人共聚,是回到了心灵最自由的地方,是身体最安全的所在。每个家庭都有个大家长,维持着本部落的秩序。如同远古时代,在母系氏族的状态下,能生养,能生存至关重要,所以女生是一定要保护下来的,于是男丁们外出狩猎,这是分工,是秩序;后来有了部落主发布号令,阶层出现了,更是一种秩序;直到后来的周朝,有了“礼”的加持,“秩序”也就更加地形式化和制度化;从社会走进家庭,秩序始终如影随形,父子慈则子孝,兄友则弟恭,夫义则妇顺,反之则不然。所以“守序”是我们骨子里一直存在的教化。中国人的自由和权利,是站在互为尊卑的文化基础上,强调的是“仁”,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关系,有一种天生的牵制和顾及。这不正是“亲缘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吗?所以中国人社会,是一个极重人情味的社会。人情是淡化战争最有利的武器。而纯粹的个体自由和个体的性格彰显,则不被华夏文明所推崇。所以中国大而强,强但不霸,是有历史文化依据的,是我们的文化格局决定的,她缔造出的是真正的人文社会,民主社会。

所以我们宽博平和,我们虚怀若谷,这是华夏文明的高度,更是茶文化的声音。关于茶和茶文化的暂时浮躁,主要是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物质上的初步丰富,二是文化积淀上的更加滞后。令这一代的茶人们突然就有了一种乍暧还寒的情绪,于是我们总在片面的强调茶物质的丰富,品质的优异,原材料的难得,然而这恰是一种茶物质尚未富足,茶人的见识未达到见多识广这一层次的反向体现,换而言之,即遮蔽式体现。中国名优茶不下200种,阁下见识几何?另举个更简单的例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没听见几位厨师一天到晚标榜酱如何,油如何;也没听见几位食客一直讨论丝苗米,东北米,五常米如何。为什么呢?见的多了,见怪不怪,自然懒得多提。然街头巷尾的茶人们,张口茶,闭口茶,仔细听听都是别家不如我家好之词。我们且观且从容,不防多见多听。只有在物质层面相对丰富时,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精神,关注文化,当我们俱备相当的文化底蕴之后,才发现有些东西已潜移默化,不需妄言了。茶,即有能让我们放低心性,安然处世的物质能量,更有能让我们沉静品性,阅读灵魂的精神力量。我认为,但凡浮燥的,一定不是文化,或尚未到达文化的彼岸。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今天,对文化的渴望也到达了一个历史至高点。此时此刻,茶人需要的是潜心学习,面对学员和客户也,应该珍惜面前每一双相信你的眼睛,那是通向他们心灵的道路。我们多学,多见,多向前辈专家们请教,让自已浸润在茶文化中,才不枉“茶人”之称。

茶本在我们心底里,无须多言,正像茶学前辈吴远之先生曾提起:一执杯,一啜饮,仅仅这个动作,祖先们至少已经重复了几千年,所以当我们再次揣起茶杯时,总有一丝熟悉感萦绕心头。历史的快门已被按下了无数次,所以我们又何需对祖先的文化评头论足,先承接起祖先的衣钵,且行走吧,一路前行才有许多风景,为茶文化而点缀,我们只是这文化长河的一抔清茶。

所以请以敬畏之心,对着我们的文化,对着我们的茶文化。她们融于血液,敬畏文化,便是敬畏生命。

     


  
上一篇傅越:茶微而理著——读《天地融入一茶汤》有感
下一篇王维毅:工夫茶 • 给茶事中的“三口为品”加点料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