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赵子涵:贵州茶产业、茶文化考察活动心得总结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赵子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2018年7月8日-13日,我跟随考察团的老师们先后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独山县、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阳市花溪区等具有贵州特色的茶产区和茶文化区进行调研。一周的考察见闻,收获颇多,除却对贵州茶产业概况的大致了解,更为可贵的是在深入田间地头之时,得以亲眼见到当地茶农的生活状态,了解茶在当地人日常生活中曾经扮演过或者正在承担着的角色。在考察中我也发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传播,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当前贵州省茶文化助力茶产业发展的工作难点与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有如下几点反思,分列如下,以待后续研究。

 (一)历史文化资源如何活起来

通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贵州茶的出现、利用是比较早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优势使得贵州成为中国茶最早的产区之一,在古代都匀毛尖、都濡高株茶等贵州茶曾经作为贡品进贡给朝廷,陆羽在《茶经》一书中也有关于贵州茶的记载,这是贵州茶叶曾具有较高水平的佐证。此外贵州省现存较大数量的古茶树,这也是未来贵州茶发展的活的资源。当前贵州省相关部门对上述茶产业相关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做出了一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工作,如对古茶树进行挂牌保护,组织团队进行茶文化研究,建设茶文化博物馆等等,但是这些工作仍然处于摸索完善的阶段。诸如茶文化博物馆的建设管理,由于管理主体的自发性和专业水平的限制,游客并不能在参观过程中对贵州茶的历史、文化、风俗有较完整、准确的了解,贵州茶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准确、立体的展示和传播。

5bd2a1fd740b861f6d3e0ff3c7c43f93.jpg

(二)文化的生命力要回归社会现实

考察中,我们还发现如今的贵州茶产业并没有从其历史文化传统中得到很好的滋养。以都匀毛尖为例,尽管都匀毛尖在历史上曾是贡茶之一,近年来也得到贵州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除却茶叶原料市场的混乱、茶农与茶企之间关系的不稳定、茶叶加工厂销售渠道的单一等经济因素,制茶原料的变更、制茶工艺的参差不齐也是制约都匀毛尖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今的都匀毛尖在生产原料、制作工艺方面均与传统工艺有所区别,如何在原料品种变更、制作工艺尚未完整或标准化传承的情况下,提升工艺水平,这既需要现代技术的辅助,也需要对茶史、茶文化进行研究,并从中汲取营养。

 (三)贵州茶农的生存之境与精神世界

在与部分茶叶加工厂厂长、合作社社长的交谈中,以及对茶产区茶农生活现状的观察中,我们看到,对于茶农及中小茶企从业者而言,茶叶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茶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生存工具,没有“南方有嘉木”式的欣赏和喜爱,更不用说从茶中获得精神上的享乐与感悟。对于这一问题,除却经济利益的影响,对茶的不精、不通是茶农、茶企从业者难以从中获得精神享受的重要原因。这种茶知识、茶文化的缺失是增强茶产业实力的可操作点,茶产业的直接从业者应该对茶本身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素养,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工作,并反哺于当地的茶文化积淀。

受限于文化水平以及封闭的环境,要增强茶农对茶的认识、对茶文化的了解,需要茶文化学者、相关研究专家对应的开展一些普及、引导工作。在贵阳市花溪区调研时,我们看到了当地政府借助茫父文化引导群众的努力,但是文化教育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一工作如果只依托于政府是难以成行的,引进专家学者等社会群体,可以对茶农等受众覆盖更全面、细致的引导工作。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花溪区政府的做法其实也涉及了茶文化普及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即把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茶树、茶史、书院以及贵州独特的山野风水、文化故事,可以把茶更全面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再一起,既可以增强茶文化的影响力,也使得受众可以接触到更生动的普及教育。

 (四)贵州茶文化的特色之路

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考察期间,我们了解了以三幺台、油茶为代表的特色茶俗,参观了野生古茶树聚集地,看到了政府对茶产业的大力扶持,也看到了当地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努力。务川的见闻使得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古茶树资源、少数民族特色茶俗恰是贵州省茶产业、茶文化可以突破的一个方向,即要树立贵州茶的独特性。

从考察中的见闻我们了解到,贵州省的茶产业具有广阔的茶园、适宜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但是缺乏独特的名茶和标致。茶山上的农民大多性格淳朴、自足,要增强贵州茶产业的整体实力,需要政府、专家、产业领头人的引领与组织。同时,由于贵州多山地,许多古茶树生长于交通不便的深山之中,要结合地理条件及茶园的保护管理等因素合理开发与利用。

具体而言,贵州茶产业可以结合独特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古茶树名片设计产品,为解决现存夏秋茶叶下树率低的问题开发不同梯级的产品和营销途径,针对当地茶树种植品种研发最能发挥其特质的茶叶成品,增强自身制造工艺,着眼于自身的优势与问题,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这对贵州茶产业的长远发展而言应是有益且必要的。



  
上一篇王雅清:贵州茶俗考察报告
下一篇张耀南:第二届全国茶道哲学高峰论坛闭幕式上的发言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